你曾經有過這種「為什麼是我」的感覺嗎?
可能發生了一些事情、遭遇了一些過往,你走過別人沒有走過的悲慘的路、遇到了別人不曾體會的痛苦;一直以來你都很努力、很堅強、做了好多好多事情,也沒有對不起誰,但不知道為什麼,老天爺就是喜歡作弄你,把很多辛苦的經歷都一一丟在你身上……
你看了很多書、聽了很多演講都跟你說,所有的痛苦都會變成你成長的修煉,但有些晚上你一個人安靜的待在房間裡,聽見空氣沉默的聲音,你還是會想要掉淚、還是會想要去想:是不是我不夠好、是不是我不值得活,才會遇到這些事情?於是出現入負面情緒的漩渦,覺得自己不值得變好。
(以下有雷)
有些時候我們會怨天尤人,問天問地,為什麼是自己要遭遇這些?但也有些時候,我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,會向神明尋求解答。
在台劇《神之鄉》當中飾演聖恩社二師弟的世介叔,在遭遇各種劫數、身邊的人都垂頭喪氣、失去鬥志的時候,他講了一段話:「人生不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樂觀,因為有一天,神明一定會給我們答案。」
老實說我那時候不是很同意他所說的這句話,因為有些時候神明並沒有給我們答案,我們去廟裡面拜拜,很可能只是希望心裡面的想法可以被神明支持(這就是為什麼擲茭杯很多人都是丟到滿意為止)。
當然神明可能有神明的力量,但我同時也覺得有另外一種可能是,面臨人生重大抉擇的時候,我們需要的並不是神明給答案,而是神明給我們一種寄托,這種寄托能夠為我們帶來勇氣,做出一些我們原先不敢嘗試的改變。例如,在重重受傷之後,還願意去相信一個人。
有些時候,生命的困境是要你學會相信。
尤其是那些一直以來都仰賴著自己,擔心如果掉下去就不會有人接住自己的人,或是覺得沒有人可以信任、沒有人可以依靠的人,要學會去相信其他人能夠給予幫忙,是非常非常困難的。因為內心會很害怕,對方真的能夠接得住嗎?會不會,當兩個人很靠近很靠近的時候,對方有一天又會無預警地離開?
這些人面臨到的生命課題是:或許以前遭遇到的那些辛苦、或許他們的個性使然,讓他們終於明白,人是不可以依靠的、其他人是不可以信賴的,如果和一個人太過要好,會被背叛、會被遺棄、會受傷,所以與其去麻煩別人、依靠別人,不如什麼都自己來。
然而,如果什麼事情都一個人扛,每一次把別人推開,只會得到一個孤寂而封閉的自己。要打開這個封閉的鑰匙,其實需要一些溫柔的力量。比方說劇中阿薰的曖昧對象暖暖,在阿薰說「我一直以來都靠我自己,我還能依靠誰?」之後,她牽起他的手,擁抱他跟他說:「我可以接住你呀,還有大家,你願意讓我接住你嗎?」(看到這個我真是哭爆);又比方說,夏天龍在腰部受傷開刀的時候,他的前妻阿雲回到大溪來照顧他,表面上看起來都是「一個女性來照顧受傷的男性」的劇本,聽起來很性別不平等,但實際上,我覺得這裡象徵著一件很深很深的事情——當你一輩子都要某一種堅強更剛硬來面對各種困難的時候,有一天你會發現,這樣的方法,並沒有辦法讓你推進接下來的生活;於是,你開始要學習疼惜自己、照顧自己、安慰自己,給自己一點溫柔,這個溫柔看起來好像很軟弱,但卻是能夠扭轉當前困境的魔法。
所以,上面那些給予關懷支持女性的角色,其實並不是指具體的女性本身,而是指你心中的一種柔軟的意象——你願不願意把自己的脆弱,展開來,好好的擁抱它?
我經常覺得,過日子就像是打陀螺,要懂得纏繞,也要懂得放手。纏繞的時候細細的擁抱,每一個步驟都要綁好,放手的時候不要回頭,既然陀螺打出去了,就讓它有自己的天空。打陀螺,也對應到內心剛強與溫柔,巨大、笨重、堅硬的木頭陀螺,只有在被柔軟、容納、呵護的繩子給包覆的時候,才能展現出最大的動力。
你也一樣,過度堅強的自己需要溫柔的包覆,當你願意打開自己的一點點信任,讓其他人也參與你的人生,或許那些一直以來困住你的問題還沒有答案,但也或許,你會慢慢發現自己可能不再那麼需要那個答案。
#神之鄉 結果娛樂